监管意见显效 多家网贷平台着手细化信披内容
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的发布,P2P平台即将迈入有监管的时代。为了符合监管要求,不少P2P平台已开始进行整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P2P平台开始披露标的信息,公开借贷人个人信息、抵押物、资金用途、风控信息等多项内容,让借款标的信息更直观地呈献给投资人。
相比之下,部分发售活期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的P2P平台则反应有些迟缓。记者浏览多家相关P2P平台网站发现,这些平台仍在发售相关产品,且信息也未做出调整。
业内人士表示,披露标的信息只是P2P平台顺应监管的第一步;接下来,相关P2P平台会逐渐调整业务,以达到监管的要求。
信息披露正在悄然改变
《意见稿》明确要求,网贷中介机构做好融资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并细化到中介机构需要向出借人披露包括借款人基本信息、融资项目信息、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
在上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一周后,P2P平台也开始了调整工作,信息披露成为其了响应监管的第一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积木盒子、91旺财、开鑫贷、人人贷、短融网、金融工场等多家平台标的披露信息已经针对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对监管要求的基本信息作出披露。披露的内容多集中在项目信息、风控信息、还款计划、项目历程、投资列表等方面。
以短融网的车押宝为例,在项目投资页面,可以明确看到抵押车辆及贷款人的相关信息,车牌号、车辆检测报告、评估价格、个人身份认证等均被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他完善披露信息的平台也均在这方面做出了改变,只是披露信息的方式有所不同。
一些平台除了披露个人基本信息外,还会公开借款人的学历、职位、从事行业、收入、婚姻状况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借款人的完善信息要在投资后才能看到。对此,紫马财行CEO唐学庆表示,按照监管要求,平台应该公开借款人的全部信息,让投资人在投资之前就能很好地了解项目标的,但这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平台只能覆盖一些能显示个人身份的信息,去保护借贷人的个人隐私。“毕竟法律对个人隐私也是有保护的,平台也只能在法律的规定的界限内尽可能地公开相关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完全公开个人信息会对借款人的个人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除了个人隐私安全,还会有一些投资人频繁给借款人打电话,去核实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和借款用途,给借款人造成影响。为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很多平台只能采取先投资、后公布借款人详细信息的方式。不过,这并不影响投资人投资,因为平台公布的信息已经较完善了,投资人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有一个大致的认知。
业内:P2P平台将“动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P2P的整改并未仅限于信息披露,多家平台已在做业务、资金存管、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整顿。
1月4日,金信网已接入央行旗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平台与官方系统平台的数据对接,增加平台的风控能力。同日,小猪罐子公布了与华兴银行的战略合作意向,宣布将就资金存管业务合作深入交谈。
对此,业内人士称,“动起来”将成为近期P2P平台的一个现状,尤其是在资金存管方面,会有很多平台与银行达成合作。唐学庆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紫马财行也已经完成了与微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洽谈,正在走具体的流程和相应的对接过程。“监管只给了18月的过渡期,作为平台方,我们希望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把该调整的基本都调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比之下,部分发售活期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的P2P平台则反应有些迟缓。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P2P肯定是不能做活期理财的,这不属于其经营范围,但调整起来需要时间,毕竟不是小数目。而对于发售基金、信托等产品,监管目前还未给出详细说明,但肯定是不允许混业经营的,或许P2P平台可以通过分离主体的方式去拿牌照,但怎么实施还未有定论。
业内人士表示,很多P2P平台不甘心只做通道,尤其是一些已经有规模的企业,会通过拆分主体、争取牌照等方式,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多元化经营的目标。“监管办法里规定了P2P不能发售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说的是同一个主体不能干这件事情,但不代表不同主体在一个平台不能干这件事情。”唐学庆表示,“目前,我们正在想办法申请牌照,希望能顺利拿到相应的业务牌照。”
(责任编辑:yuan4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