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远出席“春风拂槛”唐文化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2年4月18日,中国传统文化讲坛之“春风拂槛”唐文化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陕西汗青博物馆、西北工业大年夜学供给专家及学术支撑,深圳市青少年成长基金会-郑家纯青年成长专项基金、周大年夜福传承结合承办。论坛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经由过程周大年夜福官方平台公开直播,吸引了2万人次在线不雅看,同时论坛邀请了200多位嘉宾现场参会,合营感触感染大年夜唐风华。
唐文化论坛现场图
演讲中涉及到的碑文文物重要来自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博物馆,西安碑林在920多年前(北宋)是为了保护唐代的碑石而建立的,当时它已经具备了收藏文物和摆设文物这两种现代博物馆最重要的本能机能。西安碑林博物馆于1961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国度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及其他类”国度编号“第1号”,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光最早、数量最大年夜的一座艺术宝库,摆设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是全世界现存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碑石博物馆。
陈根远介绍碑林博物馆
陈根远提到西安碑林是一部立体的中国书法史。从秦至唐,西安一向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间,这里云集了诸多巨大年夜的书法家,故保存下来的名碑之集中、之丰富、之重要,是其他地区难以比较的。
陈根远讲解碑林背后的书法史现场
陈根远在演讲中提到了有名的碑刻,他们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在文化研究及传承上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比如《孔子庙堂碑》,为初唐四家之一虞世南书,贞不雅初年立,即“车马添集碑下,毡拓无虚日”,是名噪一时的初唐石碑,后毁,现存西安碑林三展室者为北宋重刻,通高280厘米;又如王羲之的书圣教序碑,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毅之书迹及平易近间王字遗墨中,将太宗御制《圣教序》和太宗答敕、太子李治《圣教序记》和答敕以及玄奘翻译的《心经》2400余字集出,历时20余年,终于咸亨三年(672年)刻成此碑,让后世之人有机会一睹王羲之行书书法的笔法精深;再如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真卿(709~785年)是中国书史上最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年夜师之一,西安碑林藏有其碑七种。个中《颜勤礼碑》螭首方座,碑高268厘米,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书刻立之神道碑,立于唐大年夜历十四年(779年),时鲁公七十又一。碑早遗掉,1922年重见天日,1948年移归西安碑林,如今三展室。此碑雄沉刚健,元气浑然,极好地保存了颜书风神,是国宝级文物。
除此之外,陈根远还为我们介绍了《石台孝经碑》(唐玄宗书)、《断千字文》(唐张旭书)、《玄秘塔碑》(唐柳公权书)等碑文,带我们懂得了碑文背后的汗青故事与文化价值。
作为“春风拂槛”唐文化论坛的演讲嘉宾之一的陈根远重要从事古代铭记文物研究。此次论坛上,陈根远为我们带来《藏在碑林里的唐碑国宝》背后的故事。
陈根远讲解碑林对于中西文化交换的价值
在演讲中,陈根远进一步提到西安碑林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换的档案库,如记录了基督教在唐代贞不雅年间传入及其今后100多年传播中土情况的世界四大年夜名碑之一??《大年夜秦景教风行中国碑》;记录斯里兰卡高僧不空来到大年夜唐创建密宗的《唐不空和尚碑》;罕见汉文与梵文合刻的《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等等,这些记录着唐代汗青的碑文,对于研究唐代中西方文化交换起到了重要的感化。西安碑林照样一座儒家文化的藏书楼。生于春秋晚期的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至圣先师,西汉武帝后,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便成为主宰古代中国二千余年的金科玉律。于是研究儒家经典的专学经学也就应运而生,皓首穷经成为古代学人的形象写照,为了包管儒经传播过程中的精确性、威望性,中国古代先后七次大年夜范围刻经,西安碑林收藏有中国最早三次刻经的名贵碑石,分别是东汉《熹平石经》、唐《石台孝经碑》和唐《开成石经》。
陈根远经由过程一件件馆藏文物,为我们讲述文物背后出色绝伦的汗青故事,带领我们,尤其是青少年,懂得一部立体鲜活的唐代碑刻艺术史,向青少年展示一个鲜活、立体、繁华而又自负昂扬的唐朝形象,让我们唐文化“随风潜天黑,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心灵,启发聪明。
“让文物措辞、把汗青聪明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平易近族骄傲感与自负念,果断全部人平易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和决心”,是推动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中传播的重要任务。 经由过程此次论坛的交换与碰撞,西安碑林里的唐碑作为唐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大年夜众认知中的中国书法史,更让不雅众们进入这座中西方文化交换的档案库,让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如春风化雨,赓续加强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进一步晋升其平易近族骄傲感,鼓励他们积极介入到弘扬中华平易近族文化的行动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推广者。
唐文化论坛现场及陈根远小我介绍屏风
“春风拂槛”唐文化论坛现场
陈根远: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出版有《中国碑本真伪辨别》等专著三十余种,揭橥《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及其拓本》、《唐代颜惟贞<萧考虑墓志>》等学术论文六十余篇。此次唐文化论坛,陈根远为我们解读现存唐朝碑文与其背后汗青故事与文物价值,带领我们一同领略唐朝碑刻艺术之美。
(责任编辑:y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