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逗游戏总裁高炼惇:海外手游市场迎来抄底机会
◎每经记者 孟庆建
出海,是2015年中国游戏行业的热词,同时国内手游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也拉开序幕。
《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得益于国产游戏品质提升、海外市场发行体系完善,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产品全球化分销门槛下降,2015年,我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出口的实际销售收入达53.1亿美元,同比增长72.4%。
就游戏市场的运营现状来看,在欧美、韩日这两大游戏市场,国内公司依旧迟迟无法打开局面。目前,国内游戏厂商的国际化,主要是进军华人集中的东南亚市场。不过,也有一些国内大型游戏开发平台加大了对这两块市场的开发力度。例如,国内最大手游发行平台之一的乐逗游戏母公司深圳创梦天地(NASDAQ:DSKY),继2015年8月斥资1000万美元投资美国游戏开发商Rumble后,又将《HND英雄永不灭》和《南瓜先生大冒险》两款游戏推向欧美市场发行,逆势向欧美市场进军。
欧美、日韩市场对中国游戏公司来说,是下一个金矿还是烧钱的无底洞?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创梦天地旗下运营的游戏中心——乐逗游戏总裁高炼惇。在他看来,欧美市场比东南亚市场运营发行更简单直接,但从游戏属性上看,三国、西游题材密集的中国游戏有九成不合适出海。欧美市场游戏公司正处于低估值周期,中国游戏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有抄底机会。
九成游戏不适合出海
NBD:2015年中国游戏公司出海动作频频,是因为人口红利在消失吗?
高炼惇:人口优势带来的红利的确在消失中,主要体现在增速上。中国市场足够大的游戏人群带来源源不绝的好处。近年,大大小小的游戏公司都享受到了智能手机爆发所创造的红利,但智能手机用户增长已开始放缓,这将考验游戏运营企业的能力。美国和日本游戏市场都出现过类似演变进程,从享受人口红利到竞争局面稳定,然后走出国门。2005年后,美国的EA(艺电)、日本的PopCap(宝开,植物大战僵尸研发商)均在寻求海外收入或进行海外布局。
NBD:在中国出海的游戏中,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爆款游戏?
高炼惇:从研发方面上看,80%~90%的国内游戏都不适合出海。我国游戏起步就采用了先吸引用户策略,从寻找市场熟悉的题材开始。例如,西游和三国题材很多,其他类型游戏缺少供给,但海外市场对西游、三国类游戏认知程度差。相反,美国和日本游戏行业基本上有30多年历史、种类更多,进入中国时间也较早。
在市场运营方面,中国游戏运营公司出海时间较短,观察美国、日本公司的出海经历不难发现,不论投资还是直接设点,都需要5~10年才有回报。中国公司才刚刚出海,需要一段和海外市场磨合的时间。
NBD:早期中国游戏公司出海多选择东南亚市场,为什么现在才侧重欧美市场?
高炼惇:国内游戏公司之所以选择东南亚,是因为那里华人多、有文化认同感。但在市场运营上,东南亚在很多方面比欧美市场复杂,比如这里国家众多,各自有独立的支付、发行渠道等。而欧美市场比较单一,都是英语国家,渠道主要是苹果和谷歌。未来,更新兴的市场是南亚、南美和非洲国家,虽然这些市场人口多,但目前购买力和智能手机普及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海外收购迎黄金时期
NBD:近年来,中国游戏公司对海外游戏公司发起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现在是并购黄金时期吗?
高炼惇:目前去海外投资确实比较便宜。以美国市场为例,横向对比,美国CP(游戏研发)公司估值在天使轮就会比中国的要低1~2倍,后期引入风投,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平均要低2~3倍。而在国内,一些游戏开发团队的产品还没做出,估值就上亿。综合来看,海外游戏研发商已过了高估值阶段,中国公司去海外投资可以抓住这一波低买高卖的机会。
NBD:在游戏公司估值方面,为什么国内外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高炼惇:美国二级市场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相对比较理性、科学。美国游戏发展较早,资本市场对它的理解更深刻。国内二级市场给游戏公司估值更高,少有投资者会追问一年后游戏公司要做什么。同时,国内二级市场的游戏公司标的相对较少、活跃度更高,投资者也敢多砸一点钱。
NBD:目前国内CP团队在锐减,您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游戏业下一个爆发点是什么?
高炼惇:手游市场经过一轮快速发展,现在需要降温,其实规律上和此前的端游是一致的。2006年,国内市场上有接近200款端游上线,这是什么概念?把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的全部加起来不会超过60款。所以后面就出现研发团队大面积消失的情况。
虚拟现实(VR)和电竞是当下非常热门的领域,我们接下来都会布局,预期2016年会出现分化。从市场规律看,端游走到后期时,电竞开始繁荣。目前在手游上布局电竞有一定难度,一是因为手游积累用户能力比PC弱很多;二是手游CP数量还很多,电竞还很难热起来。同时,电竞本身收入模式不成熟。
实际上,虚拟现实在中国和美国都是非常火的题材。2016年,乐逗也规划了预算投资VR,加之2016年是奥运年,每逢全球大型赛事就会有收视率爆炸性需求,海外大部分VR厂商都会向奥运主题靠拢。我们预测,2016年三、四季度,欧美会出现一些有核心体验的VR产品,2017年会迎来收成。
(责任编辑:yuan4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