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自驾:应对熊孩子有方法
原标题:春运自驾:应对熊孩子有方法
飞机票太贵,火车票抢不到,开车回家是首选。这意味着,长达数个小时,乃至十余个小时,全家人要在相对封闭的车厢里待着。如何与孩子相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孩子耐心有限,尤其熊孩子。春运自驾,你预想中全家人出行是一回事,实际又是另外一回事。出发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说走就走”,否则,只会让你狼狈不堪。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周伟力
孩子让家长崩溃的“三问”
你预想是:孩子全程安静地坐在后排。实际是:“我们到了吗?”“还要多少分钟到?”“好无聊,有什么玩?”
成年人能够安心等待的时间是15分钟,超过30分钟,便会开始烦躁,孩子也如此。开车超过半个小时,你就要做好遭受孩子轮番“轰炸”的心理准备。最常见的三个问题是:“我们到了吗?”“还要多少分钟到?”“好无聊,有什么玩?”假如没有其他事情分散孩子注意力,重复的问题会不断出现,每隔几分钟,孩子便要询问一次。调查显示,超过90%有孩车主有此经历,约60%表示被问到接近崩溃。
为了让孩子变得安静。部分父母开车时,会将手机给孩子玩。但这种做法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偶尔会有电话接入,且孩子容易将手机丢到地上,会直接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有些父母会给孩子看电影,平板电脑是首选。这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平板电脑不能让孩子拿在手上,应该想办法固定在前排座椅靠背的后方。此举可以避免屏幕老是晃动,并可保证孩子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防止视力下降。在车上,孩子看屏幕的时间不能过长。如孩子能够接受,下载音频故事,开车时,逐一放。注意,不能让孩子戴耳机,容易勒到脖子。
你的路怒,孩子都看得见
你预想是:安全、顺畅、文明的开完全程。实际是:路怒症被引爆,时不时爆粗口、咆哮。
一家跨国车企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61%的孩子不能接受“爆粗口”。现实是,“爆粗口”是驾驶者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容易犯的恶习,不单中国,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等汽车发达国家,也有存在。去年,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在下车动手之前,男司机没少在车里问候女司机。而在那时,男司机的老婆和孩子都坐在后排。“咆哮”比“爆粗口”文明一点,也好不到哪去。“咆哮”时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惊吓。
路怒是全球范围内的社会问题,“爆粗口”和“咆哮”是路怒的具体表现形式,春运自驾是路怒集中爆发期。美国一直致力于解决路怒,效果甚微。这与美国汽车保有量多,进入汽车社会时间长有关系;也与美国人从小就在父母亲路怒环境下长大有关系,父母亲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还不会开车,就学会路怒,而且,路怒一定非得在开车时,春节与其他人相处时,万一他爆一两句粗口,就足够尴尬的。
治疗路怒的方法有许多,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前出门,预留足够的时间。遇到拥堵,心平气和。遇到插队,就主动让位。要记住,孩子在车上,不能给他“学坏”的机会。
恐吓,发生于车内的另类“吵架”
你预想是:耐心解释,孩子便能理解。实际是:解释变成恐吓,恐吓变成“吵架”。
任何安抚的手段都有时效性。路程还没走完,孩子又开始烦躁。不得已之下,一部分家长会采用“恐吓”手段。比如“再吵,警察叔叔要来把你抓走!”“车子又不会飞,再吵,你就下车,自己走回去!”“问那么多干吗,遇到堵车,谁都没有办法!”
为人父母要身体力行,做个好榜样。不管日常生活,还是在相对密闭的车内,家长都应该言行一致,展示出良好的气度与教养。不能因为车厢隐私度高,没有外人,便将你狰狞的一面展示出来。真要如此,将来,一旦你的孩子养成不好的脾气,未必错误全在他身上,身为父母的你也要反思一下自己。
现在孩子独立、有个性、口才和思想比你想象中的要优秀。解释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不解,需要你更进一步的解释。解释的频次一多,你的耐心消失,解释就会变成“吵架”。你说一句,他回你两句,气得你哇哇直跳。
春运自驾,假如有小孩,车内至少有两个成年人,一个负责驾驶,一个负责安抚孩子。轮番换岗,降低疲劳。不能让他坐在前排——安全无小事,不能麻痹大意。
超速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你预想是:稍微开快点,反正孩子也看不懂。实际是:孩子对速度敏感,会第一时间发现超速。
别相信孩子天生爱操控。孩子对速度敏感,行驶超过一定速度会产生恐惧感。当你在限速120Km/h的高速路上,以160km/h的速度行驶,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孩子远比你想象中聪明,眼睛远比你想象的要尖锐,他能第一时间看见限速牌和你仪表盘上的速度,并指出你已经超速。
春运自驾,再怎么急也没有用。早一个小时,晚一个小时,回到老家,差别不大。因为超速,给孩子留下不良的印象,得不偿失。德国高速多数不限速,只要车里有孩子,德国父母都会有意识地降低车速。培养孩子的速度感,可以在卡丁车赛道里,不能在高速路上。行驶过程中,还是要文明驾驶。(周伟力)
(责任编辑:yuan4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