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有“鬼” 如何防止遇“飞单”?
自动播放开关 自动播放
保险代理人为什么会“飞单”?
正在加载... |
临近农历新年,除了花销增加外,想必这个月到手的闲钱儿也会比以往更多。为了不想荷包因为肆意的吃喝玩乐而过快干瘪,大部分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实现资产的保本增值。
会理财纵然是好,但是面对节前理财产品的扎堆出现,再加上屡禁不止的银行“飞单”情况,我们该如何理性选择呢?下面,好规划理财师来帮大家解析一下。
科普一下
啥叫银行“飞单”?
所谓“飞单”,就是银行个别员工私自销售非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非银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的理财产品,属于违规行为。说白了,就是银行的个别员工打着银行的幌子“拉私活儿”。
之所以今天跟大家聊防“飞单”,是因为每次看到类似的被骗案例,一方面觉得个别银行员工确实有点儿缺德无下限;另一方面也替被骗者担忧,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积蓄,就这么打水漂了。
1事件回看
刘女士是广发银行的老客户,此前东直门支行的一名副行长向其推荐了一款私募基金产品,期限1年,年收益11%。当时副行长及理财经理均口头承诺该产品为广发银行托管,收益高、无风险。于是刘女士及其亲戚分别向指定账户汇款200万元。1年后,刘女士的账户中并没有见到承诺的本金和利息,在向理财经理咨询后,说要推迟3个月才能兑付。“我只能相信他,继续等,没有别的办法。”拖了将近1年后,最终刘女士只拿到了50万元,此后便再没有收到任何本金和收益。
2为什么“飞单”产品的风险如此之高?
我们熟悉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主要以货币、债券市场、央行票据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只有很少一部分资金会进入信托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项目里。而且有银行来把关兜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刚性兑付”,所以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才会有保障。
而“飞单”产品,其实很多都是私募基金和信托的产品。这类产品通常是以股权、债权等形式直接进入某个实体项目,甚至还有产品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虽然能给出很高的预期收益率,但是风险会很大。到期无法定额兑现的情况也不足为其了。
3银行有“鬼”,我们该如何防“飞单”?
1. 对所有高收益的产品提高警惕。当然,这也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中,那些挂钩股票、黄金、外汇等资产的结构性产品,这类产品风险较高,时常有本金亏损的情况发生;
2. 认真阅读所购产品的说明书,包括银行代销的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了解产品的运作模式、风险、以及资金投向哪里,另外,所有的口头承诺都是苍白并无法律效力的;
3. 从以往的“飞单”案例看,房地产信托、私募股权等领域是“飞单”的聚集地,投资者遇到销售人员推荐这类产品时要多留心;
4. 看清产品的管理人是谁。任何理财产品都会有一个产品管理人,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人是银行,代销基金的管理人是基金公司……如果投资者看到产品合同上写的不是银行,也不是平日常见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而是一些私募基金公司,就要注意了。
5. 到银行官网或产品发行方查看产品的真实性。银行理财产品都有自己唯一的代码,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或登录银行官网查询所购买的产品是否真实存在,如果是“飞单”就不会有记录。
好规划理财师不止一次的强调,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投资者往往一哄而上,忽略了对风险的把控。既然想稳健增值,那就别去冒“可能”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大过节的,别给自己添堵。
4最后好规划理财师告诉你几个存(年)闲(终)钱(奖)的地方
货币基金:灵活安全,随用随取。可关注好规划零钱包;
P2P网贷:固定收益,平台可靠。可关注好规划攒钱助手;
银行理财产品:门槛较高,但“刚性兑付”。可关注股份制银行的相关产品;
债券基金:长期投资,收益可观。
(责任编辑:yuan4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