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银监会相关部门已经与银行开始讨论制定P2P资金存管的具体操作细则。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于去年12月底发布后,P2P与银行商讨资金存管业务明显提速,但成效平平,原因在于银行对P2P平台设置了过高的门槛,让很多P2P平台望而却步。
民信贷总经理唐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民信贷目前已与民生银行(600016,买入)、招商银行(600036,买入)、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进行了洽谈,各银行提出的要求涵盖资金准入门槛、股东背景以及盈利能力等指标。
根据《征求意见稿》,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并为其设置了18个月的过渡期,逾期不符合条件的将面临关门的窘境。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民生银行、建设银行(601939,买入)、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徽商银行、中信银行(601998,买入)、浦发银行(600000,买入)等20余家银行推出了P2P平台资金合作业务。
目前银行资金存管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纯银行资金存管模式;二是“支付+银行”联合资金存管模式;三是事后对账模式,即P2P完成业务撮合后,将投资账单交由银行审核资金流向是否合规。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邓建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付+银行”联合资金存管模式目前较为普遍,第三方支付与P2P合作的技术也比较成熟,因此,该模式或在未来三年至五年成为主流。而纯银行资金存管模式目前进度较慢。
不过,爱钱帮联合创始人赵静婷对《证券日报》记者认为,监管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使用银行进行资金存管是大势所趋,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携手银行进行资金存管。